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酒类流通行业将面临更加巨大和深刻的变革。为了促进流通企业认清方向,转变观念,优化经营管理。使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,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于6月4日成功召开了一次中国酒类流通行业“十三五”发展战略研讨会。会议由“酒仙网”承办,商务部代表、各省协会代表、企业代表等20人 参加了会议,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刘员秘书长主持会议。

以下为参会代表,围绕商务部“十三五”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修订,提出的意见和建议。

商务部路司长对工作做了重要指示,他谈到,2013年中编办对商务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,关于酒的职能进行了调整,对商务主管部门冲击力很大。而且尤其是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兴起,线上卖酒和线上线下O2O融合,显然原来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已经过时了,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对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是非常必要的。

陈司长认为,酒怎么消费,也是处在一个新的变革时期。所以从去年,商务部在酒的流通方面或者酒的产业方面,重点抓两个,一个是“十三五”的规划,怎么去引导、去促进酒类在“十三五”期间有序的发展,提升酒的消费的品质。第二个就是怎么通过法律制度的手段营造一个更好的酒类流通环境。要把酒类的指导意见变成行业未来,起码是五年的一个发展,起到一个利益规划的总体。

2013年机构改革的时,很多职能被食药局拿走,目前职能分工不明确,且由于协会权利有限,监管部门市场监管不力,导致大量的仿冒酒涌入市场的现象。参会代表一致认为,应在条例里补充一下行业协会的作用,明确食药局和协会的分工。政府放权,主要的问题还是找好路径,不能一味的唱反调,利用好商业酒类协会这个非常简洁的渠道,并加大管理幅度。机关,就是行政这块不能做的事情,或者说不好做的事情,可以是放心大胆地交给协会去做,并配合商业部的工作,保护大、质量方面比较好的企业。

现在讲酒文化,根本没人讲清楚,各讲各的,行业没有把它标准统一,酒其实在中国是最深的文化,做文化,就是做酒,做酒就代表文化。参会代表一致认为,酒类行业需要高素质,高层次的人去做酒,去给别人讲酒文化,所以在未来酒类从业人员需要参加培训,达到资质标准,并希望未来只要是酒类从事者,都是非常有素质,非常优秀的人员,提高酒类流通行业定位。同时响应习主席的号召,利用一带一路参与国际化更多的东西,参与国际化更多的东西肯定是讲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。文化当中我们的饮食文化,酒文化是文化独树一帜的代表,所以要利用酒文化的代表性和独有性走出去,由于法律法规还是有很多不健全,面临着不正当的环境竞争,且容易被专业的枪手投诉和索赔。参会代表一致认为,行业规范应不断去提升,去促进,去发展。制定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时应考虑为未来的行业发展做一些铺垫,促进未来更有效,更好的发展,回避掉我们在发展当中付出的代价。

食药监只是从安全角度,并不管假冒伪劣这一块儿,也不放在他们的工作任务当中。在防止假冒伪劣、强化溯源管理方面,参会代表一致认为,在流通里面溯源管理要严格的执行,对防止假货,假冒伪劣商品,进入我们流通渠道,能够起到这种防范的作用。构建追诉体系应该是政府行为,不应该全部交给企业来管。且追溯平台建设应该大小统一搞,不能只搞试点。

在构建诚信体系建设方面,稽查局、协会,酒办一起搞诚信建设,例如“放心酒”工程。要适应现在的需要,适时加大打假罚款力度;提高酒类行业的准入门槛,并建立企业信用的评定标准,把它更完善,更落实,更能够发挥作用。

在商务部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基础上,协会也要有自己的“十三五”规划。协会要做些什么事,协会应该提出哪些方向、目标来引导这个行业。协会需要通过正面的引导,使酒类流通企业能够明确方向,少走弯路,能够让酒类流通行业向着一个正确的方向,更快更好的发展。

下面是参会代表,围绕酒类流通协会的“十三五”规划提出的建议和意见。

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刘员刘秘书长认为,现在中国酒类流通行业还没有形成规模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不管是国营企业、连锁企业、互联网+或+互联网企业,需要培养出五到十家过百亿的酒类流通企业。设定目标要有数字化,放低一点能实现的,一定要有。很多工作就是事在人为,做就做了,如果前怕狼后怕虎,机会也就没了。

酒的商品,它的这个特殊性,任何食品没法跟它比。作为一般商品肯定不对。促进,推动,鼓励,国家立法,要加强跟食药监,工商,公安的联合。借鉴国际酒类管理的经验,推动国内酒类法制化建设环境。

商业流通应该向大市场,大流通的方向来发展,未来也一定是更专业化的占据这个市场,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,政策倾侧到符合未来发展上面。物流这个环节,也要有一定的说法,有一个指导性的框架。目前门槛很低,很多人很容易的切进来,从目前的整个市场环境来看,对那些做假冒伪劣的,打擦边球的可能更有利一些。

正本清源,理清人们对酒的客观的、正确的、科学的认识。要告诉消费者应该怎么喝酒,倡导文明饮酒,健康饮酒,光复酒文化。酒文化,传承,发扬,可能要有理性的思考。不能像以前,大张旗鼓,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和规章政策。要理性的推广,推广酒的文化底蕴,理性的让消费者认为不是喝酒不好。全国的流通商要统一搞一个节日,例如在9月9日,做一个九九国际大会 。

金牌店长的培训,通过协会一定标准的设定,分一个等级,推动行业和零售,保护消费者的利益。要重点扶持几个品牌,形成我们酒类流通的航母性的企业。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,把各个经营主体和 有效的,能够促进诚信建设的信息放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,通过一个公共的新平台,把各个酒厂的每一个酒的品牌设定二维码,顾客在交款之前可以通过扫二维码,看到这个酒酿造方法是什么,成份是什么。这样就能够使消费者能够明白消费,安全消费。

优化行业布局,不是要做大做强,而是要做精做细。规范市场秩序这一块儿,可能要增加一个市场秩序的来源是大数据,还要建立大数据的常态工作,没有数据,市场好坏没有数据分析,要增加大数据建立的机制。引进国际化的进程,跟国际接轨。国内外市场这块儿只有内,没有外,这方面是要增加的。

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家对发行酒示范店创建能达到多少家,这是一个信用体现建设,有一个目标。超亿元的企业能有多少家。试酒师,高级营业员,初级,中级能达到多少家。未来五年,大概是这么几个关键词,第一资本,如何运用资本杠杆撬动企业发展甚至行业发展;第二个关键词是整合,整合社会资源,寻求的突破方向;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创新,包括组织结构的创新,用新的方式和技术的创新为消费者提高服务。